本计划属于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本项目旨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加快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
一、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1.高级研究学者3-6个月;访问学者3-12个月;博士后6-24个月。
2.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
3.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24个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2个月。
4.赴国外攻读学士学位本科生48-60个月;本科插班生3-12个月。
二、选拔对象
(一)非通用语种人才
主要支持除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以外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可选派以下几类人员。
1.选派非通用语种在读本科生/研究生赴国外插班学习或联合培养。国家留学基金委根据各校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实际需求,统筹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和全额资助等渠道,研究制定各校相关语种本科插班生指导性选派计划,由学校统筹选拔推荐。
2.择优遴选非通用语种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按照学生自愿、择优遴选、按需派出的原则,支持有关高校选派一批国家亟需但国内暂不能自主培养的非通用语种学生,身份一般为本科生或研究生,专业为英语或其他相近语种,赴国外进行非通用语种的强化学习或攻读学位。
4.选派拟作为师资培养的非通用语种在校生,赴国外插班学习或联合培养;选派拟作为师资培养的非通用语种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赴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5.针对国家亟需但国内暂无法自主培养的语种,支持相关高校根据实际需要从优秀在外自费生中选拔学生赴国外攻读学位或进行强化学习。
6.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在职人员,特别是外交外事人员,支持其按需选派相关人员出国研修或攻读学位。
(二)非通用语种师资
1.支持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师培养,选派从事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在职教师赴国外研修、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
2.支持高校英语或其他相关语种专业教师,赴国外进行非通用语种专业研修或攻读非通用语种专业学位。
三、资助情况
享受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人员,由国家留学基金提供留学期间的奖学金和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对攻读学位人员可提供学费资助,对其他人员不提供学费资助。
申请学费资助赴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优秀;拟留学单位应为世界或对象国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国外导师应具有很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
四、人选基本条件
1须符合《202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规定的基本条件;纳入互换奖学金者还应符合各互换奖学金选拔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
五、类别要求
1.高级研究学者: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其中,教学科研人员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为博士生导师,申请时应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主要负责人、或国家级重点教学或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或部级(含)以上教学或科研平台主要负责人、或部级(含)以上教学或科研奖励一等奖获得者等;行政管理人员应具有副司局级(含)以上行政职务。
2.访问学者:年龄不超过50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本科毕业后一般应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一般应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对博士毕业的申请人,无工作年限的要求。
3.博士后:年龄不超过40岁(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应为国内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具体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的优秀在职青年教师或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申请时距其博士毕业时间应在3年以内。
4.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1)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优秀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申请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研究及工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或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达到校内免试直升研究生水平。
(2)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国内高校在职教师。应具有学士学位,在相应工作岗位取得较突出成绩、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3)国内暂不能自主培养的非通用语种申请人可为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正式注册的国家公派或自费留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已毕业离校的学生除外)、自费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一年的学生。申请时须已获国内用人单位录用并通过国内单位申请。
(4)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岁(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5.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国内全日制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申请时应提交国内外导师共同制定的联合培养计划。
6.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1)国内高校在职教师、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相关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推荐在读硕士一年级学生申报。申请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研究及工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或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2)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应具有学士学位,在相应工作岗位取得较突出成绩。
(3)国内暂不能自主培养的非通用语种申请人可为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正式注册的国家公派或自费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已毕业离校的学生除外)、自费留学攻读硕士学位第一年的学生,申请时须已获国内用人单位录用并通过国内单位申请。
(4)申请时年龄不超过45岁(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7.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申请时年龄不超过45岁(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国内高校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申请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申请时应提交中外双方联合制定的学习计划。
8.本科插班生:申请时年满十八周岁(2004年1月1日以前出生),应为国内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二、三年级在校生(如五年制本科,四年级可以申请);品学兼优,专业同年级排名30%以内,无不及格科目;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9.赴国外攻读学士学位人员:
(1)仅针对国家亟需但国内暂不能自主培养的语种。
(2)支持相关高校根据实际需要,从英语或相近语种在校生或在外优秀自费留学人员(申请时须已获国内用人单位录用并通过国内单位申请)中选拔优秀学生。
(3)申请时年满18周岁(2004年1月1日以前出生)。
六、选拔办法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推选单位根据项目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选拔办法,择优推荐候选人,并对推荐人选进行公示。
申请以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方式派出的,本科插班生由相关高校按国家留学基金委指导性选派计划进行推荐,其他类别留学人员由各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推荐;申请纳入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计划的,由相关单位根据遴选通知或相应选派办法进行选拔推荐。
七、选拔时间
以2022年为例:
1.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类别:各单位统一组织被推荐人选于2022年3月20-30日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并于2022年 4月8日前将正式推荐公函、推选人员名单统一寄(送)至国家留学基金委,并通过信息平台提交申请人的电子材料。
2.纳入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各单位根据遴选通知或选派办法要求,统一组织被推荐人选按照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按规定的时间将正式推荐公函、推选人员名单及对外联系材料统一寄(送)至国家留学基金委,并通过信息平台提交被推荐人的电子材料。
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托各受理单位统一受理本地区(单位、部门) 的申请,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
由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的人员,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评审后统一录取。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人员录取结果将于2022年5月公布。申请人可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apply.csc.edu.cn)查询录取结果。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项目制”录取通知将及时发放至受理单位;申请人可使用本人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查询个人录取结果及电子录取材料(不再发放纸质录取材料)。纳入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的人员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后向外方推荐,并根据外方奖学金落实情况确定录取名单。
参考资料:
1.2022年非通用语种人才支持计划 非通用语种师资提升计划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lanzhumeng.com/index.php/2022/09/26/%e9%9d%9e%e9%80%9a%e7%94%a8%e8%af%ad%e7%a7%8d%e4%ba%ba%e6%89%8d%e6%94%af%e6%8c%81%e8%ae%a1%e5%88%92-%e9%9d%9e%e9%80%9a%e7%94%a8%e8%af%ad%e7%a7%8d%e5%b8%88%e8%b5%84%e6%8f%90%e5%8d%87%e8%ae%a1%e5%88%92/